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康健

「嘉靖记」国朝政要基础玩法

[复制链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06: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监生历事

        本朝有府学、州学、县学,但都是学校,就学的都是学生,也称生员,即秀才,凭借这个身份是无法做官的。但国子监则不同,国子监的老师都是官员,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途径,成为国朝干部。

一、学生构成
     1.  举监:入国子监学习的落第举人,但入监读书较苦,很多举人不愿意去,于是出台政策,如举人落地不入监,不许再参加会试。


     2. 贡监:由地方府州县选入国子监的学员、由皇帝恩旨特批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学员(一般年龄都很大)、通过正规途径交纳米、马、银两进入国子监的学员。

     3. 荫监:父亲是三品以上官员,孩子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国子监学习,如果父亲三品以上且考满且不是杂流出身的人,孩子免考入监。

     4. 例监: 民间子弟或三品以下官员的孩子,可以通过交纳银钱进入国子监学习。

二、日常学习
     1. 学习内容:四书五经、《大明律》、《历代名臣奏议》
等。

     2. 日常功课:背书、作文、写字。

     3. 学习过程:通四书未通经的学生,在正义、崇志、广业堂学习。一年半后,文字通顺的学生可以升入修道、诚心堂。再过一年半以上,经史皆通、文理俱优者可以升入率性堂,率性堂可以积累学分,积累到八分的人,可以“拔历”到各个机构去担任科员,不通过科举即可做官,但只能做小官,提升的速度和位置都有限。

     4. 本朝相关:本朝“拔历”一般不看积分,而是看入监的先后顺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20: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员等级

一、文官

品级
文臣官位
勋位
初授阶
升授阶
加授阶
正一品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宗人府】:宗人令、左宗正、右宗正、左宗人、右宗人
左柱国
右柱国
特进荣禄大夫
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
【东宫辅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柱国
荣禄大夫
光禄大夫

正二品
【东宫辅臣】: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六部】:(吏、户、礼、兵、工、刑)尚书
【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
【国子监】:衍圣公(孔子的后代)
正治上卿
资善大夫
资政大夫
资德大夫
从二品
【地方】:左右布政使
正治卿
中奉大夫
通奉大夫
正奉大夫
正三品
【六部】:(吏、户、礼、兵、工、刑)侍郎
【都察院 】: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
【通政使司】:通政使
【五寺】:大理寺卿、太常寺卿
【詹事府】:詹事府詹事
【顺天府】:顺天府府尹
【地方】:布政使司左参政、布政使司右参政、按察使司按察使
治资尹
嘉议大夫
通议大夫
正议大夫
从三品
【五寺】: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苑马寺】:苑马卿
【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
治资少尹
亚中大夫
中大夫
大中大夫
正四品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右佥都御史
【通政使司】:左通政、右通政
【五寺】:大理寺左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常寺四夷馆少卿
【苑马寺】:苑马少卿
【顺天府】:顺天府丞
【地方】:按察使司按察副使、各府知府
赞治尹
中顺大夫
中宪大夫
中议大夫
从四品
【国子监】:祭酒
【地方】:布政使司左参议、布政使司右参议
赞治少尹
朝列大夫
朝议大夫
朝请大夫
正五品
【内阁】:(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
【六部】:(吏、户、礼、兵、工、刑)郎中
【通政使司】:左参议、右参议
【翰林院】:翰林学士
【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右春坊大学士、左庶子、右庶子
【五寺】:大理寺左寺丞、大理寺右寺丞、光禄寺少卿
【太医院】:太医院院使
【尚宝司】:尚宝司卿
【钦天监】:钦天监正
【上林苑监】:监正
【顺天府】:顺天府治中
【地方】:按察使司按察佥事、各府同知
修正庶尹
奉议大夫
奉政大夫

从五品
【六部】:(吏、户、礼、兵、工、刑)员外郎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詹事府】:左谕德、右谕德
【尚宝司】:尚宝司少卿
【地方】:各州知州
协正庶尹
奉训大夫
奉直大夫

正六品
【六部】:(吏、户、礼、兵、工、刑)主事、礼部僧录司善世、礼部道录司正一
【都察院】:都察院经历
【翰林院】:侍读、侍讲
【五寺】:大理寺左寺寺正、大理寺右寺寺正、太常寺寺丞、太仆寺寺丞
【詹事府】:左中允、右中允
【国子监】:国子司业
【太医院】:太医院院判
【尚宝司】:尚宝司丞
【钦天监】:钦天监副、钦天监官正
【上林苑监】:左监副、右监副
【顺天府】:顺天府通判
【地方】:各府通判

承直邮
承德郎

从六品
【翰林院】:史官修撰
【顺天府】:顺天府推官
【地方】:布政使司经历、布政使司理问、各州同知

承务郎
儒林郎

正七品
【六部】:工部营缮所所正
【都察院】:都察院都事、监察御史
【通政使司】:通政使司经历
【六科】:(吏、户、礼、兵、工、刑)都给事中
【翰林院】:翰林院编修
【五寺】:大理寺评事、太常寺典簿
【行人司】:行人司正
【上林苑监】:左监丞、右监丞、(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典署
【地方】:按察使司经历、各府推官、各县知县

承事郎
文林郎

从七品
【六科】:(吏、户、礼、兵、工、刑)左给事中、右给事中、给事中
【五寺】:太常寺奉祀、太仆寺主簿
【翰林院】:翰林院检讨
【行人司】:行人司左右司副
【钦天监】:钦天监五官灵台郎
【顺天府】:顺天府经历
【地方】:布政使司都事、布政使司副理问、各州判官

从仕郎
征仕郎

正八品
【六部】:户部照磨、刑部照磨、工部营缮所所副
【都察院】:都察院照磨
【通政使司】:通政使司知事
【翰林院】:五经博士
【五寺】:太常博士、太常寺协律郎
【国子监】:国子监监丞
【太医院】:太医院御医
【行人司】:行人司行人
【钦天监】:钦天监主簿、保章正
【上林苑监】:(良牧、蕃育、林衡、嘉蔬)署丞
【地方】:按察使司知事、各府经历、各县县丞

迪功郎
修职郎

从八品
【五寺】:太常寺祀丞、光禄寺录事、光禄寺监事、鸿胪寺主簿
【翰林院】:翰林典籍
【国子监】:五经博士、助教、典簿
【詹事府】:左清纪郎、右清纪郎
【钦天监】:挈壶正
【顺天府】:顺天府知事
【地方】:布政使司照磨

迪功佐郎
修职佐郎

正九品
【都察院】:都察院检校
【五寺】:太常寺赞礼郎、太仆寺司牧监监正、鸿胪寺司仪署丞、鸿胪寺司宝署丞
【翰林院】:翰林侍书
【国子监】:国子学正
【钦天监】:五官监候
【上林苑监】:(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录事、典簿
【地方】:布政使司检校、按察使司照磨、各府知事、各县主簿

将仕郎
登仕郎

从九品
【五寺】:太常寺司乐、太常寺吏目、光禄寺司牲局大使、光禄寺司牧局大使、太仆寺司牧监监副
【都察院】:都察院司务、都察院司狱
【翰林院】:翰林待诏
【詹事府】:左司谏、右司谏
【国子监】:国子教授、国子学录、国子典籍
【钦天监】:五官司晨、司历、漏刻博士
【顺天府】:顺天府照磨、儒学教授
【地方】:布政使司司狱、布政使司大使、按察使司检校、按察使司司狱、各州吏目

将仕佐郎
登仕佐郎



二、武官
品级
武将官位
勋位
初授阶
升授阶
加授阶
正一品
都督府左都督
都督府右都督
都指挥使
左柱国
右柱国
特进荣禄大夫
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
都督府都督同知
柱国
荣禄大夫
光禄大夫

正二品
都督府都督佥事
留守司正留守
上护军
骠骑将军
金吾将军
龙虎将军
从二品
都指挥同知
护军
镇国将军
定国将军
奉国将军
正三品
都指挥佥事
留守司副留守
卫指挥使
上轻车都尉
昭勇将军
昭毅将军
昭武将军
从三品
卫指挥同知
留守司指挥同知
轻车都尉
怀远将军
定远将军
安远将军
正四品
卫指挥佥事
上骑都尉
明威将军
宣威将军
广威将军
从四品
都镇抚
骑都尉
宣武将军
显武将军
信武将军
正五品
所正千户
仪卫司仪卫正
骁骑尉
武德将军
武节将军

从五品
卫镇抚
所副千户
仪卫司仪卫副
飞骑尉
武略将军
武毅将军

正六品
所百户
仪卫司典仗
云骑尉
昭信校尉
承信校尉

从六品
所镇抚
武骑尉
忠显校尉
忠武校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6: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廷推考绩(在朝必看)

       本节也是关于文官铨选问题,在高级官员的选拔上,我们有部推、会推两种模式,会推还分为敕推和廷推。

一、部推

        发生背景:正三品到从五品左右的官员出缺(大理寺左右少卿、通政司左右通政、左右参议、鸿胪寺卿及少卿、太常寺卿及少卿、光禄寺卿及少卿、太仆寺卿及少卿、尚宝寺卿及少卿、国子监司业、府尹、府丞等品级较高但职权较轻的的官职)。
       参与人员:吏部成员汇总到吏部尚书。
       选官人数:正推一人、陪推一人、甚至会有末推。
       最终定官:陛下在吏部推出的人选中选择,可能跳过正推而选择陪推或末推,如果都不满意可以特简直接任命。
       提名原则:如果本部有合适人选,倾向于本部先推举出名单交给吏部,另外也需衡量官员是否考满,即在同一岗位是否任职时间过长。

二、会推

       发生背景:正三品以上官员出缺。
       会推分类:敕推与廷推。敕推一般是选阁臣和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皇帝有权利自己选,但是为了公平和宏观考虑下旨会推;廷推是除了阁员、吏部、兵部之外的其他要臣,按惯例都需要会推投票。
       参与人员:六部尚书、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科给事中、道监察御史。
       选官人数:正推一人、陪推一人、甚至会有末推,如果外地官员出缺,推一人,如果在京五品以上缺、推两人、三品以上九卿及佥都御史、国子监祭酒缺推两到三人,内阁、吏部、兵部尚书缺,推两人。
       最终定官:陛下在推出的人选中选择,可能跳过正推而选择陪推或末推,如果都不满意可以特简直接任命。
       提名原则:如果本部有合适人选,倾向于本部先推举出名单,将名单提前交给会各个评委,另外也需衡量官员是否考满,即在同一岗位是否任职时间过长。

总结表格:
铨法
参与官员
候补中央
候补地方
敕推
九卿、科道
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
总督
廷推
大九卿
大九卿
巡抚
部推
吏部
小九卿
知府
部选
吏部
京官六品以下
外官五品以下

        
三、考绩
   

(一)考满
       时间:官员上任后 第三(初考)、六(复考)、九年(终考)考。
       等级:不称职、平常、称职。
       考核办法:各衙掌印官,如六部尚书、侍郎、以及五寺卿或少卿一般由陛下直接掌握,九年以后陛下斟酌去留。
                       五品以下官由本衙正官考核,再报都察院。
                       左春坊、司经局、科道言官及尚宝司的考核由吏部负责。

(二)考察
       时间:京官六年一察,称为“京察”,外官三年一察,称为“大计”,也有不定期考察。
       等级:贪(贪污受贿)、酷(严酷残暴)、浮躁(浮躁浅薄)、不及(才力不及)、老(年老力衰)、病(疾病缠身)、罢(懒惰)、不谨(素行不谨)。
       考核办法: 四品以上自陈,由陛下决定。
                        五品以下官由吏部及都察院考核。
                        内阁制诰房中书官由翰林院会同内阁阁员考核无关吏部。
        考核流程:吏部在京察前三个月,令各衙门对五品以下官员一一写出考语,吏部和都察院审核考语,呈报陛下,议定或罢黜、或贬职或冠带闲住(官位剥夺,待遇保持)。
        备注:考满比较常规,考察一般都是考察不称职的行为。

(三)考语参考
一般六部郎中 “才识优瞻,操履端恪”
“才充识敏,守慎政勤”
“清才济之明敏,吏事饬以文章”
“心行惇洁而学益勤于官履,才识緼藉而政克慎乎国储”
“性资和易而应事无失,刑名经历而谳狱亦详”
“性资缊籍,文学素擅于关中;操履端庄,政务克勤于民部”
刑部郎中 “性资刚直而守官不渝,才识通敏而谳狱惟允”
户部郎中 “性资醇雅而操履克修,才识疏通而出纳惟慎”
工部郎中 “醇实之资恒持于素履,公勤之政屡试于剧繁”
员外郎

“学优才敏,行谨政修”;“操持慎恪,政务详勤”
“奋礪学勤,慎守官职”;“操履约饬,听断平明”
“质静而确,材敏而慎”
“乡行素孚,才益著称”
“操履既修,官评克允”
六部主事 “临财无议,遇事有为”
“质性安凝,政事敏达”
“守身无玷,临政有条”
“学赡才充,守身勤政”
“质稚行良,政勤斈赡”
“质雅粹而持己慎,才练达而遇事勤”
“分理繁剧之司,未闻淹滞之狱”
“资性精明而持之以雅饬,才学敏达而济之以公勤”
“尚往之志而操履克修,详慎之才而听断不爽”
“器识通敏,出纳平明”
给事中 “朴谅外著,操履克修,明敏中涵,疏论有体”
“材清质雅,章疏足徴,守慎政勤,营务益肃”
“行端醇而干济有材,学充赡而献纳有体”
“谨操持素履益著,详论建清议共归”
“行谨慤才识更赡,事练达议论可占”
“敏而果遇事敢言,谅而雅持身克慎”
“质雅靖而识量充,才明敏而政务达”
“行端饬而才华蕴籍,学充赡而敷奏详明”
“操持恪慎而学识充,论劾严正而才器达”
监察御史 “操履素称端慎,激扬尤著滇闽”
“廉直而建白皆正论,明恕而干济有余才”
“质醇雅而夙著才名,守端慎而益占风采”
“政体精练而风裁著,操履贞慎而名实孚”
“持己直谅而行益修,莅政精敏而才不眩”
“行慎谅而政体练达,才蕴籍而风裁著闻”
“端雅夙闻于持守,风裁懋著于激扬”
“历宪院而操履益慎,巡山陕而风力愈彰”
“性资重厚而克修,才识周详而台评允协”
“器识远大而干济充,激扬明允而风裁著”
“才明达而学识深醇,行端恪而操履慎洁”
“才明敏而巡省有声,器端重而操履克励”
“才力有为而激劝公,操履可慎而声誉著”
“赋性敦朴而宪度恪遵,莅事恭勤而江防著迹”
大理寺评事 “性资雅而持己克励乎官箴,才识明而详谳不徇乎成案”
“敦确之质励于操修,明恕之政徴于平反”
光禄寺典簿 “心行端于尚往,才识可以从政”
翰林院 “文学首重于甲科,器识具徴于远大”
“行端而孝友明赡,学明而政体练达”
“才清而志向不苟,行饬而文学更优”
国子监 “儒业无忝于改官,年力尚堪于佐政”
“学充而师模无忝,才敏而吏事亦宜”
“醇朴之资,平易之行,学优而训士不怠,官久而守己益坚”
各府 “闲于幕职,勤于听委”
“性朴政勤”
“官历练而法律谙,性严敏而政务修”
“谨畏以集事,恺悌以宜民”
“持身谨厚,行政宽平”
“会计有条,勤慎无失”
“行质而慎,才敏而明”
兵马司 “年力未衰,职事勉办”
“供职知勤”“畏法守职”
“知分守官”
“守官无失”
“年力方壮,承委克勤”;“临事有为”
都督府 “性质简谅,才识明敏”
各州 “恪实无疵,简靖有体”
“干济有方,政务能举”
“质恪可任”
“久任无过”
各县 “才力素优,操持不变”
“守无疵议,政有勤绩”
“政务克修,操持能慎”
“行朴政勤”
“守法效官”
一般赞词 “清慎、公勤、精明、端洁、详练、清白、勤励”
一般贬词 “持守欠谨,久招物议;赃私已露,近被告讦”
“词讼未知决判,政务不能分理,吏卒莫制,法度多隳”
“性好安逸,久抱疾病,跪拜动辄倾仆,朔望一升公座,虽有若无”
“行谨慎心,本切于爱人;才识绵暗,难堪于治剧”
“心本柔弱,性又疏纵;里甲之费莫知调停,商税之课莫知查考”
“邑已刁顽,才未振举;取银至于解户收头,行贪多在罚纸见面”
“处心奸佞,赋性贪残;苞苴大行,被讦有证”
“政尚粉饰,心怀奸诈;指称给由起身,大索科罚害人”
“才力迟钝,心行污浊;索财害民,事发媚灶”
“固执而事体未通,才疏浅而民情欠练;举动有周章之状,施为无调度之能”
“专尚姑息,偏于宽纵;终年不见完报批词,才干可知;经日惟知饮卧,糊涂误事”
备注 “考语”又名“参语”,一般发现有官员不称职,可由监察御史参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6: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员称谓(在朝必看)

        官员称谓,极为繁多,如称呼本名,稍显不尊重,如称呼大人,择有穿越清朝之感。以下提供有明一代官员大体称谓,由于资料稀少,只供参考,具体还可自行考据史料。

按爵位
封爵
称呼
按古官称
职位
称呼
英国公
陈英公
太仆寺卿
冏卿
按任职地或籍贯
地方
称呼
鸿胪寺卿
客卿、胪人、冬卿
江陵
张江陵
光禄寺卿
冬卿、庖人、饱卿
新郑
高新郑
通政使
纳言、奏事令
分宜
严分宜
都御史
都宪、总宪
按谥号称
谥号
称呼
副都御史
副宪
文正
范文正公
佥都御史
佥宪
按古官称
职位
称呼
监察御史
侍宪、柱史
京官
巡按御史
直指
殿阁大学士
阁老
六科给事中
给谏
大学士外出督师
使相、节相
翰林院庶吉士
庶常、太史
吏部尚书
冢宰
地方
吏部侍郎
少宰
总督
制军
户部尚书
大司徒
巡抚
抚军、中丞
户部侍郎
少司徒
布政使
方伯
礼部尚书
大宗伯
按察使
廉访
礼部侍郎
少宗伯
布政左右参政
大参
兵部尚书
大司马
布政左右参议
小参
兵部侍郎
少司马
知府
太守
刑部尚书
大司寇
府同知
司马
刑部侍郎
少司寇
知县
明府
工部尚书
大司空
学校
工部侍郎
少司空
国子监祭酒
大司成
各部郎中
选郎、职方郎
国子监司业
少司成
吏部郎中
铨曹
国子监教官
广文
兵部郎中
枢曹
状元
殿撰
礼部郎中
仪曹
进士
秘校
户部郎中
计曹
纳粟监生
俊秀
刑部郎中
都官
贡士
明经
工部郎中
民曹
举人
孝廉
员外郎
员外
生员
秀才
主事
主政
武官
大理寺卿
廷尉
总兵
总戎
太常寺卿
奉常


备注:一般在正式场合譬如奏疏中,很少用到官名的雅称别称,私下对话中可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同时可称呼对方的号。譬如某吏部尚书名丁一,字乾坤,号挪移,新郑人。则当面可称呼其为:挪移兄、乾坤、大冢宰,背后可称呼其为:丁吏部、丁新郑、新郑、丁冢宰,上疏可称呼其为:吏部尚书丁乾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6: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奏议上疏(在朝必看)

        朝臣可上疏可上表,上疏用来奏事,上表用来朝贺,具体还可自行考据史料。

【上疏地点】:中央衙署——行政—|皇城|通政司
【批复地点】:中央衙署——行政—|皇城|制敕房
                      ·备注· 皇帝并不一定会批阅所有的奏疏,上疏后请留心观看。

【上疏方式】:奏本(个人上奏)/题本(单位文书)

【奏本格式】:  
   【散官】【职位(如多个职位则从大到小排列)】臣XXX谨奏:为XXXX事
     事件内容
   【时间】
或:
   
臣【散官】【职位(如多个职位则从大到小排列)】XXX谨奏:为XXXX事
    事件内容
   【时间】
如:
   
致仕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谢迁谨奏:为谢恩事
    臣承事郎户科都给事中丁二谨奏:为丁一侵占民田事

【题本格式】:【某部尚书】【自己的姓】等 谨题:“为XX事”
                      【自己部下面的某个司】案呈:
                      【抄写别人的奏疏原文】等因。
                          奉圣旨:
                      【圣旨原文】,钦此。
                          钦遵到部,送司,案呈到部。
                          看得:
                      【本部处理意见】
                      【时间】
·备注· 黑色字体是一般的公文范式,一般部里的公文都是皇帝批过的奏疏并且下发到部里的,案呈指的是,下面的司送上来了,等因是引用完结的标志,钦此是圣旨说完的标志,钦遵到部,送司,案呈到部。是文书流程,看得是要开始写处理意见的标志。
     
【冲锋披皮】:朝中的要臣和党派或许有时不便自己上疏,故开放冲锋皮,冲锋皮一般是科道言官,只能用来上疏不能接戏,七卿【吏户礼兵工刑六部及都御史】可以各自领取一个,人数第一大党派可领取四个,人数第二大党派可领取三个,人数第三大党派可领取两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封妻荫子

       本节是关于文官封赏问题。

【封赏前提】:
       1. 三年/六年/九年考满(在职表现优秀);
       2. 旌忠(捍卫国家领土安全);
       3. 旌劳(位高权重且在朝时间久);
       4. 覃恩(大庆、文官同乐、大封朝廷)。

【封赏内容】:
【推恩】(对父祖的封赏)
       1. 只封散官衔;
       2. 一品封三代,封到曾祖父;二、三品封两代,封到祖父;其余封父母;
       3. 父亲的封赠和儿子同品,其余按照亲缘关系逐级递减,如儿子二品,父亲也封二品,祖父三品,封完;
       4. 如果父亲也在朝为官,则不封,辞官或致仕后封,如果父亲比儿子官大,去官后原官进一级,如儿子官大,则从子。

【命妇】(对女眷的封赏)
       1. 除妻子外,还封母及祖母;
       2. 洪武朝规定:如果嫡母在,生母不得封;
       3. 弘治朝规定:如父子同朝为官,父亲官高,嫡母跟父亲封,生母跟儿子封;
       4. 三母不得并封,嫡母必受封,生母从子封,嫡继母不得封;
       5. 封妻只能封正妻,正妻过世封继妻,此时正妻必须追封,只有良妾扶正时才能得封诰;
       6. 正从一品曾祖母、祖母、母各封赠夫人(后称一品夫人),正从二品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正从四品母、妻各封赠恭人,正从五品母、妻各封赠宜人,正从六品母、妻各封赠安人,正从七品母、妻各封赠孺人。若命妇因为子孙品级封赠,则需要在封赠称号前加“太”字,但是命妇亡故或者曾祖父母仍然在世,则不用加“太”字。
      7. 命妇不得改嫁,改嫁后夺一切封赠。
      8. 如生母未封,则妻不得封,正妻低于庶母

【荫子】(对子嗣的封赏)
【文官】
       1. 只有正三品及以上在京文官有荫子权利;
       2. 以嫡长子为基础;
       3. 可以一子荫监,即送子入国子监读书;
       4. 可以荫官,从一品子,从五品用,正二品子,正六品用。即跨度相差六级。

【武官】

       1. 按照军功,或祖父、父辈军功;
       2. 不限官品,但只能授武职;
       3. 不限人数;
       4. 不能荫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6: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岁俸月俸

【岁俸】

品级
米(石)
银(两)
宝钞(贯)
品级
米(石)
银(两)
宝钞(贯)
正一品
12
520
7128
从一品
12
183
6036
正二品
12
152
4944
从二品
12
120
3852
正三品
12
89
2760
从三品
12
66
2004
正四品
12
62
1836
从四品
12
54
1584
正五品
12
42
1164
从五品
12
37
996
正六品
12
35
540
从六品
12
29
369
正七品
12
27
360
从七品
12
25
324
正八品
12
24
288
从八品
12
22
252
正九品
12
21
216
从九品
12
19
180


【免税免征】

品级
免税米(石)
免杂役(人)
京官一品
20
20
京官二品
18
18
京官三品
16
16
京官四品
14
14
京官五品
12
12
京官六品
10
10
京官七品
8
8
京官八品
6
6
京官九品
4
4
教官、举人、生员、监生
2
2
胥吏
1
1
外官
京官的50%
致仕官
原品70%
闲住者
原品50%

【休沐】

      1. 正旦(春节) 初一始 共五日;
      2. 冬至 本节始 共三日;
      3. 元宵 正月十一始 共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6: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朝政要(在朝必看)

【嘉靖二十年七卿表】


【派系导览】
【毛党】:以吏部尚书毛达等人为首,现多致仕,势微,不见列于七卿(月光黄)。
【言路】:都察院张璁及其党羽,张璁倒台后皆得罪(鱼腩橙)。
【清流】:曾以礼部尚书袁隽、吏部尚书谷麦收为首,均出身翰林,现谷麦收年迈,清流之人皆尊夏可铮(高级蓝)。
【津:多为北直隶人士,现以大学士王择善为首(小桃粉)。
【中正】:无偏无向,中正之臣,只凭本心(干净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6: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剧情建议

【卷品级】
  1. 贵人举荐可升官;
  2. 考语优秀可升官;
  3. 廷推会推可升官;
  4. 凑够竹节可升官。

【搞事情】
  1. 调查对手所做的不法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包庇犯人”“私入后宫”“官吏受贿”“辱骂皇上”“造妖书”“豢养死士”“私放囚徒”“诅咒皇子”“交结朋党”“私制龙袍”“亏礼废节”“丧期作乐”“居丧娶嫁”“留难朝见官员”等);
  2. “了解”对手所做的不法事件(利用好京师中的茶楼酒肆好大瓜棚等地);
  3. “了解”对手的妻儿家眷甚至家奴的行为。

【报祥瑞】
  1. 为地方官员上报的祥瑞做贺表;
  2. 指导派系内的地方官员上报祥瑞。

【察大事】
  1. 经常浏览制敕房中陛下的批文,以便把握朝局动向;
  2. 经常浏览国史大纲剧情发布相关内容,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3. 如有必要,可经常上奏以引起陛下和内阁要臣的注意。

【重情谊】
  1. 与座师(自己中进士时的考官)和同年经常走动,以便探讨时局,共同进步;
  2. 与连襟亲戚经常走动,以便互相帮助;
  3. 与同乡经常联系,以便互相帮衬。



   【核心建议】

    做好本职工作
    不要 党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剧目

2825

金葫芦

1368

体质
[credit_1]
我的棉花兔

歌尽驸马

年龄:

生辰:不详

表字:不详

籍贯:不详

家世:商贾

仆婢:不详

歌尽驸马智多星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6: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歌尽驸马在歌尽公主的帮助下终于修完了二十楼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长歌未尽

GMT+8, 2025-5-6 22:02 , Processed in 0.096602 second(s), 5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